离园活动有哪些,离园活动名称及目标


离园环节中的常规要求和指导要点 离园前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是不可忽视的教育环节 , 教师如果能组织好 。 “离园前活动”就给幼儿一日的幼儿园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 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 离园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 , 也是重要的环节 , 教师不能忽略 , 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 创设一个温馨的、安静的氛围 , 组织并和幼儿一起活动 , 热情的接待家长与个别家长交流幼儿的表现 , 亲切的与幼儿说再见 , 使幼儿能高兴地来幼儿园 。 那么怎样能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离园期间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 又能稳定幼儿的情绪 , 离园活动时 , 不少老师怕烦 , 只安排幼儿唱歌、讲故事、玩简单的桌面游戏 , 不允许他们自由活动 。 5—6岁儿童的情感虽然有了一定稳定性 , 但仍会因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 儿童开始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 , 而且此时 , 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 。 现在在我们班 , 离园前的活动 , 是这样组织开展的 。

1.今天我值日——教室内整理 。

活动了一天的活动室总有纸屑 , 组织幼儿适当的劳动 , 既教育幼儿帮老师做事 , 又培养了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 。

2. 兴趣活动——自由选择 , 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 。

针对孩子兴趣开放不同区 , 我班幼儿佳悦对画画特别感兴趣 , 一放学就到美工区选择画画 , 成杰小朋友特别爱折纸 。 在短短的半学期里 , 佳悦的画画的水平提高的十分快 , 成杰也会折很多的东西 , 如坦克、会跳的青蛙、帆船、飞机等等 。 这些都说明教师只要多给幼儿选择的机会 , 让幼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是有许多好处的 。 3.户外活动——师生间的美好气氛 。

对于大部分中小班的孩子对大型玩具的喜欢是不容质疑的 , 特别是天气转暖和了放学 , 爸爸妈妈来接孩子们后 , 很大部分孩子都想玩一会大型玩具再回家 , 因为很多现在的孩子一回到家 , 就关在家里 , 爸爸妈妈要上班、做事 , 没有很多的时间陪孩子玩 , 孩子也就没有更多的游戏时间 。 离园前的户外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 。 人少时的气氛真好 , 我们可以尽情享受师生间美好的气氛 。

4. 合作创造游戏——宽松氛围 , 自信前进 。

离园前的宽松氛围 , 会使幼儿在游戏中更加真实自然 , 如平时玩游戏时 , 内向的伊忆很少说话 , 平时更谈不上很多的举手发言了 , 可在这时 , 她却能频频举手 , 我及时称赞了她 , 并希望在平时活动的时候也能这样 , 让伊忆觉得举手发言并不可怕 , 也不难 。 接下来的日子 , 我惊奇的发现她能够自信地举起了手 。

离园前幼儿知道快要回家了 , 一些控制力不强的幼儿 , 往往喜欢在教室里走来走去 , 思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 这时我们老师就应该让他们安静下来 , 组织以集体、个人等形式的游戏 , 适当的劳动等 。 如唱歌、念儿歌 , 或分组操作学具、玩具 , 或复习当天所教的教学内容 , 让他们从小就有完成任务的意识 。 通过这些活动既稳定了幼儿情绪又激发其对学习的积极性 。 二、观察记录幼儿 , 进行适当的个别教育

离园活动是教师观察幼儿 , 增进对幼儿了解的良好机会 。 此时教师较空闲 , 可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 平时教师很少有时间和幼儿进行深谈 , 离园时 , 教师可根据小朋友白天存在的现象进行个别教育和幼儿一起谈谈 , 效果会更好 。 另外 , 还可以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差异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 新《纲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 , 教师要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 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