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物权有哪些,物权的法定种类有哪些


物权有法定物权和意定物权之分 , 法定物权除了留置权还有哪些? 一、什么是物权法定原则
物权法定原则 , 又称为物权法定主义 , 是指物权只能依据法律设定 , 禁止当事人自由创设物权 , 也不得变更物权的种类、内容、效力和公示方法 。 物权法定主义是物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 被认为是“物权法构造重要支柱之一” 。 研究物权法定原则 , 探求其内涵、存在根据及发展趋势 , 对于我们今天的物权立法 , 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二、物权法定原则的内容有哪些
1、物权的种类法定
根据物权法定主义 , 当事人设定的物权必须符合现行法律的明确规定 , 即“只允许当事人按照法律规定的物权秩序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 。 如果法律无明文规定物权种类时 , 则不能解释为法律允许当事人自由设定 , 只可解释为法律禁止当事人创设此种物权 , 例如 , 设定不移转占有的动产质权;约定租赁权为用益性质的他物权等 , 都因缺乏法律依据 , 违反了物权种类法定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
2、物权的内容法定
当事人不得逾越法律规定的物权内容的界限 , 改变法律明文规定的物权内容 , 如约定永久性地限制所有人对其所有物的处分权 , 亦即取消所有权中的处分权能 。 由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其所有物于法令限制范围内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 , 无论设定用益物权还是担保物权 , 都不能对物权人处分权设定永久的期限限制 , 否则将使所有权有名无实 。
3、物权的效力法定
当事人不得协议变更 。 物权的效力是指法律赋予物权的强制性作用力 , 是合法行为发生物权法上效果的保障力 。 物权为绝对权、对世权 , 具有对抗一般人的效力 , 关涉国家、社会和第三人的利益 , 影响物权的流转和交易安全 。 因此物权具有的排他、优先及追及效力 , 都应当由法律明确规定 , 不容当事人通过协议随意改变 。 例如 , 根据中国《担保法》的规定 , 抵押权人有权就抵押物优先受偿 , 如果当事人通过协议设定不具有优先受偿性的抵押权 , 这种约定应归于无效 。
4、物权的公示方式法定
当事人不得随意确定 。 关于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 , 世界各国的通例为:动产公示以交付(占有)为原则 , 以登记为例外;不动产均以登记为公示方法 。 法律对物权变动时的公示方式均有明确规定 , 非以法定方式予以公示 , 物权的变动或者无效 , 或者不得对抗第三人 , 当事人不得协商不经公示的所有权转移 。 例如 , 当事人在房屋买卖合同中 , 约定房屋不通过登记而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 这一约定 , 因为违反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要件而无效 。 如果该房屋在未交付前又出卖给第三人 , 并且第三人已经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 则第三人取得房屋所有权 。
三、物权法定原则的局限性
法律产生于社会物质生活的需要 , 必须追随社会变迁而与时俱进 , 才能永葆其发展的生命力 。 立法是各个具体时代的产物 ,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日新月异的发展 ,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 而法律则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 , 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新需要 , 使物权法定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 这种局限性源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客观物质世界变化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冲突 。 如何克服物权法定主义之局限成为一重要课题 。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是法定的那么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法定物权是有法律直接规定的物权 , 与意定物权一起 , 组成物权的一种分类 。 法定物权与意定物权:法定物权和意定物权是对物权的一类划分 , 法定物权是有法律直接规定的物权 , 如留置权 , 法律规定只能用在保管、运输、加工承揽三种合同 , 所以也叫法定担保物权;而意定物权是允许当事人在法定的物权种类中对物权的具体内容进行协议的物权 , 如抵押权、质押权都需要当事人签订合同才能确立 , 所以也叫约定担保物权 。 法定物权与物权法定区分:物权法定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 而法定物权是物权的一种分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