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性研究包括哪些,下列哪一项属于观察性研究( 二 )


4、拓展:观察性研究中的基本要素:一个是研究对象 , 另一个是研究因素 。 在描述性研究中 , 研究因素是影响因素;在分析性研究中 , 研究因素称为危险因素或暴露因素 。

5、观察性研究的特征概括:在研究中 , 不向研究对象施加任何实验因素(干预因素) , 可以将观察对象按某种特征分组 , 但不需随机分组 。
6、实验性研究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 , 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
二、各类研究特点:
1、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 。 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物性、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 , 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 解释现象的本质 , 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 , 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 。

2、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 。 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处 , 或虽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 一般由科学家承担 , 他们在确定研究专题以及安排工作上有很大程度的自由 。
3、研究结果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 , 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 。
4、因此 , 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对现象的更充分的认识 , 和(或)当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科学研究领域 , 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时 , 即视为基础研究 。 基础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定向基础研究 。
5、纯基础研究与定向基础研究的区别如下:纯基础研究是为了推进知识的发展 , 不考虑长期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益 , 也不致力于应用其成果于实际问题或把成果转移到负责应用的部门 。
6、定向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期望能产生广泛的知识基础 , 为已看出或预料的当前、未来或可能发生的问题的解决提供资料 。
参考资料来源:

实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的区别 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 , 观察性研究的研究 , 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观察、记录 , 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 。
观察性研究 , 又称非实验性研究或对比研究 , 确切地说应是非随机化对比研究 。 该研究的研究者不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 同时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同一处理因素的不同水平也不是由随机化而定的 。
如研究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 儿童是否喂养不是由研究者所确定的 , 其喂养方式也不是随机决定的 , 而是根据母亲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 该研究进一步可以细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 其设计属于后面介绍的调查设计范畴 。
观察性研究的缺点 主要区别是 , 性质不同、特点不同、目的不同 , 具体如下:
一、性质不同 
1、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 是收集直接数据的一种方法 。
2、观察性研究
是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的特征进行观察、记录 , 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对比分析 。
二、特点不同
1、实验性研究
选择适当的群体 , 通过不同手段, 控制有关因素, 检验群体间反应差别 。
2、观察性研究
不向研究对象施加任何实验因素(干预因素) , 可以将观察对象按某种特征分组 , 但不需随机分组 。 三、目的不同
1、实验性研究
①、红酒与健康的关系 , 以哈佛大学医学院温迪·陈博士领衔的一项研究为例 , 他们对10万名护士开展了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 , 比对乳腺癌患病风险与摄入红酒的数量 , 以此得出两者接近正比的关系 。

推荐阅读